青春担当!仲恺5支突击队入选,一起为他们打call
2024年10月16日 14:05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去年以来,团广东省委牵头实施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以县镇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高校组建青年突击队,深入服务基层发展,已被纳入2024年“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
为彰显南粤青年在广袤乡村解决实际发展问题、探索创新做法的贡献担当和青春力量,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团省委开展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项目展示活动,集中展示大学生深度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
一起来为青春力量点赞>>>

仲恺学子表现如何?
今年暑期,我校组织4000余名师生,组建了150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重点围绕岭南特色农业、水产经济产业、特色制造业、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乡村美育等领域,结合地方所需,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在广东县域一线扎实开展服务。
在各学院的推荐筛选下,我校共有5支突击队脱颖而出,在2024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项目展示活动中展现风采。
互动指引
1. 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

2. 在搜索栏内,输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点击“搜索”后,再点击队伍右侧的心形按钮,表达支持和喜爱。2024年11月3日之前,每人每天最多可以送上10个“小心心”哦!
据悉,该活动将根据“小心心”获得数,对一批优秀项目、人气项目进行单独的深度报道,深入展现高校突击队服务基层一线的切实成效。
我校5支突击队上榜,都有谁?
“捆粄汤汤”青年突击队

7月13日到20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青年大学生“百千万突击队”——“捆粄汤汤队”走进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拍摄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助力当地文旅事业发展。
这支队伍由17名来自宣传统战部新媒体工作室和校团委宣传部的同学组成,汇聚多媒体创意领域的学生骨干,由宣传统战部和校团委教师带队。
队伍分为Vlog、宣传片与文字三组,旨在以多媒体创意赋能乡村振兴。活动不仅是对当地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学校“新时代大学生和‘百千万工程’”主题实践的重要成果,借助多方平台广泛传播,为丰顺汤坑文旅事业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其中,Vlog组负责捕捉瞬间热点,编织视觉故事,以镜头多维度讲述“我们在汤坑的美好生活”;宣传片组以航拍地拍相结合,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细腻的文史底蕴巧妙融合,打造出震撼人心的视听“大片”;文字组则以精炼文字搭配创意推文,触动观众心灵。
队伍推出了“三下乡”原创文旅推介宣传片《你好!汤坑》及系列短视频总计72条,受到国家级报道3篇、省级报道5篇,在校内外平台总阅读量超129.8万,点赞数达16.1万个。
“健康中国,食品营养与安全”
科普志愿服务团

7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联合梅州市丰顺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开展“健康中国,食品营养与安全”丰顺行动。
学院组建了“健康中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普志愿服务团,开展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科普讲座、食育课堂、居民膳食指导等系列活动,帮助丰顺居民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增长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健康中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普志愿服务团共开展了专家教授科普讲座2场、校园食品安全宣传科普10场、社区摆摊宣传活动5场,并走访入户为80户居民提供膳食指导、开展食育课堂6次、发放宣传手册330份,惠及人群2000余人,在丰顺当地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成效。
在服务结束后,服务团剪辑打造“三下乡”系列视频,并完成《丰顺县食品营养与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未来,服务团将继续利用专业知识,不断点亮学校、社区、企业、乡村的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普宣传,在“健康中国”“食安中国”建设中主动作为、持续发力。
“心心向农”实践团

“心心向农实践团”由我校13名农村发展专业在读研究生组成,成员们于7月中旬深入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田间地头,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辐射迳头镇十村一居,涵盖了乡村治理模式调研及推广、爱心支教、“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知识科普、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拍摄纪念照片及宣传视频、改造“四小园”和“美丽庭院”等项目。
其中,通过走访,实践团对迳头镇全域积分制的推行情况及国家资助政策推广普及现状进行调研,回收问卷超400份,为当地“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实施现状及优化对策提供科学参考;
在社坪村、大村村,实践团开展了两场“幸福积分游园会”。游园会上,设有礼品兑换区、志愿义剪区、漆扇DIY区、趣味游戏区以及各类政策宣传区,共吸引超200户村民参与;
在典型示范村楼下村省级“益苗计划”项目点——“春禾爱心课堂”以及当地大陂中学,实践团开设了环保科普、反校园霸凌、资助政策等课外知识课程,共开展1场宣讲会及5场支教活动,超200名学生参与,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在龙冈村,实践团开展“积分制+乡村绿化”改造活动,为5户村民的“四小园”和“美丽庭院”提供改造方案并进行实地改造,同时到社坪村开展河道清漂工作,助力提升人居环境整治;
在井冈村百年古樟树下,实践团为村民拍摄纪念照片,积极宣传保护名木古树的重要性,用“一抹绿”留住历史和乡愁,超100户村民参与;
此外,实践团还为荷花、丝苗米产业等拍摄了宣传视频,在学校官方视频号、抖音号以及学院和团队官方视频号发布,播放总量超23000次、点赞量超400次、转发量超300次。其中《荷花小镇》《乡约有“迳”,龙山如画》短视频分别获“雁归佛冈·圆梦家乡”佛冈县大学生青年人才短视频拍摄大赛二等奖、优秀奖。
绿芒万丈实践队

绿芒万丈实践队由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组成,前往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的典型示范村,选择若干面具有代表性的墙体,围绕当地乡村特色进行主题绘画创作。
在许树贤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实践队通过发挥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塘镇东岗岭村、红新村等典型示范村的绿美乡村建设提供了规划设计服务,尤其以墙体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结合绿美乡村的科学规划设计,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有效助力当地村容村貌的全面提升,同时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扎实行动为大塘镇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竹山遇技术,粉葛助振兴”实践团

今年暑期,农业与生物学院“竹山遇技术,粉葛助振兴”实践团赴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开展“三下乡”活动。
其中,实践团对“竹山粉葛”葛头腐烂病进行了生物防治,并聚焦粉葛产品制作了10条宣传视频,在校、县媒双平台进行发布宣传,助力提升粉葛的品质和知名度,同时依托竹山村“科技小院”,提出完善粉葛产业的技术性服务方案,充分展现了专业水平。
针对佛冈县红火蚁泛滥生物问题,实践团还进行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提出“数字+药物”防治模式,在两天内进行了长达6公里、覆盖面积约6公顷的红火蚁防治项目,共发现蚁穴300余处、投放药剂298包,对红火蚁的种群数量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路旁草地、农田以及沿村堤坝区域的红火蚁泛滥和危害。